三十号码头

澳门三十号码头

三十号码头建于1948年,位处内港水岸,是澳门填海造地历史的重要见证。从最初简单的木桥甲板,发展至今日的混凝土结构建筑,见证了澳门海运发展的变迁。以下是关于三十号码头的详细介绍:


1. 历史背景

  • 建成年代:1948年
  • 历史定位:内港水岸重要码头建筑
  • 文化价值:见证澳门填海造地和海运发展历程
  • 建筑演变:从木桥甲板到混凝土结构

2. 建筑特色

  • 结构特点:
    • 混凝土建筑结构
    • 桩柱支撑设计
    • 中央开口渡头栈道
  • 建筑元素:
    • 独特的码头建筑范型
    • 实用的平台设计
    • 海运功能布局
  • 环境设计:
    • 水岸连接平台
    • 船只停泊设施
    • 货物装卸空间

3. 功能特色

  • 交通枢纽:
    • 船只停泊功能
    • 人员往来通道
    • 货物中转站点
  • 运输功能:
    • 贸易物资运输
    • 渔业产品集散
    • 日常货运服务
  • 社会功能:
    • 海运贸易平台
    • 渔民作业基地
    • 城市发展见证

4. 周边设施

  • 配套功能:
    • 货物存储区
    • 装卸设备
    • 交通连接点
  • 服务设施:
    • 管理办公室
    • 休息区域
    • 基础设施
  • 安全设施:
    • 照明系统
    • 安全护栏
    • 紧急设备

5. 参观信息

  • 地址:澳门内港
  • 开放时间:
    • 全天开放
    • 建议日间参观
  • 交通方式:
    • 多条公交线路可达
    • 步行可达周边景点
  • 注意事项:
    • 注意安全
    • 遵守码头规章

6. 周边景点

  • 内港码头群
  • 渔人码头
  • 澳门渔人文化村
  • 妈阁庙

三十号码头作为澳门内港水岸的重要建筑,不仅见证了澳门海运史的发展,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的建筑特色和功能设计,完美展现了澳门码头建筑的特色,是了解澳门海运文化和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窗口。

Publish on 2025-02-21,Update on 2025-02-20